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景秀研究 | 父母为未成年女儿订立婚约有效吗?所收受的彩礼如何返还?

日期:2024/7/26 来源:

母为未成年女儿订立婚约有效吗?所收受的彩礼如何返还?


近年来,有关“彩礼”的各类新闻频出,男女双方之间、双方家庭之间因彩礼问题对簿公堂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根据笔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检索的数据显示,截至本文成稿之日,因给付彩礼产生的婚约财产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共有53791份。而更让人疑惑不解的是,在法院对外公布的案例中,竟有父母为未成年女儿订立婚约、收受彩礼的情况。


案件


01

案例一

原告与被告鲜某(2007年8月出生)订立婚约(2022年12月)并同居生活时年仅15岁——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2024)青0121民初1064号


02

案例二

原告与被告苏某(2006年11月出生)订立婚约、举行婚礼仪式(2023年11月)并同居生活年仅17岁——河南省商水县人民法院(2024)豫1623民初1806号


03

案例三

原告与被告董某(2006年出生)订立婚约(2022年正月)时年仅16岁——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法院


04

案例四

原告与被告许某(2008年出生)订立婚约(2023年)时年仅15岁——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05

案例五

原告与被告卢某(2007年出生)订立婚约(2023年1月)时年仅16岁——湖北省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



法律分析


一、父母为未成年子女订立婚约行为的效力如何认定?

应认定为无效。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完全,若过早让其担当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履行婚姻带来的义务,剥夺其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权利,只会限制未成年人的成长,因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在履行监护职责的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最有利于被监护人利益的原则,未成年人的父母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订立婚约。综上,以上案例中父母为未成年子女订立婚约的行为应为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二、所收受的彩礼如何返还?

(一)返还彩礼金额确定

理论上,鉴于父母为未成年子女订立婚约的行为无效,因而所收受的彩礼应当全部返还。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是自始无效、当然无效、绝对无效,已经履行的,应当恢复原状。

实践中,法院在审理具体的案件时,则会综合考虑双方是否共同生活、双方过错等确定返还比例。如上述案例一,法院在确定女方返还男方具体彩礼金额时,综合男方明知女方未成年仍与其订立婚约并同居生活的行为存在过错、双方同居生活时间长达一年多等因素,并充分考虑到女方系未成年人,判决女方应返还男方全部彩礼的50%。

再如,江西省西江法庭近期审结的一起涉及未成年人婚约彩礼纠纷案件。原告张某(男)明知被告廖某(女)系未成年人(订立婚约时年满15周岁),在双方父母均反对的前提下,仍与廖某订立婚约、给付5万元彩礼,并在共同生活期间导致廖某怀孕、进行人流手术,对廖某的身体、心理均造成严重伤害,据此法院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判决驳回张某主张返还彩礼的诉讼请求,以维护未成年人廖某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各地司法实践中对于返还彩礼的金额比例并未严格限定,主要是因为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高低、男女双方消费观念及水平不同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难以制定合理标准。这不仅给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预留空间,也督促作为代理人的律师更加充分搜集、组织有利于己方的证据材料,以期更大限度维护当事人权益。

(二)承担返还彩礼责任的主体

因未成年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法承担民事责任,所以上述案例中返还彩礼的责任承担主体为该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即其父母。


三、父母可能会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一)人民法院对其予以训诫,并下达《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

(二)若父母在为未成年子女订立婚约的过程中,采取暴力手段强制子女与他人订立婚约的,可能还构成刑法层面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主要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九)允许、迫使未成年人结婚或者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第四十九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关于我们 律师团队 业务领域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19965251033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望江西路与肥西路交口东南方向120米合力大厦A座7楼
电话:19965251033

扫一扫,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1 www.jingxiulaw.com 安徽景秀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1006961号-1技术支持:合肥网络公司<谨宸科技>